- 金牛投注1元起 - 濠誉濠誉热门游戏 - 88赌城网站升级
为深入推进我省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提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早期规范化治疗水平,实现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快速对接,4月15日上午,受省卫生计生委委托,安徽省立医院依托省医南区牵头建设的安徽省立医院缺血性脑卒中救治协作网络签约仪式暨中德远程脑卒中医疗网络项目启动会在合肥举行。
据悉,中德远程脑卒中救治网络项目是通过中德科技交流基金会,由安徽省与德国爱尔兰根大学和其附属医院合作并借鉴德国巴伐利亚州脑卒中远程超早期急救网络体系搭建的经验,将其引入安徽,并集合安徽省立实际情况,分阶段、分步骤推动项目落地生根,构建具有安徽省地域特色的“生命之网”远程卒中救治中心网络体系。
安徽省立医院缺血性脑卒中网络救治项目首批签约单位包括以省立医院南区为中心医院,涵盖马鞍市、淮南市、蚌埠市、肥东县、庐江县等在内的30家医院。该项目体系建成后,将整合省级、市县级及乡镇三级网络医疗资源,通过互联网技术打造“院前诊断——院前转运与院内提前准备——在院快速评估——静脉溶栓/急诊取栓手术治疗——卒中单元”的救治模式,创建3小时救治网络(生命圈),造福全省患者。
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堵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或脑部血管突然破裂而引起脑损伤的一组急性脑血管病。其中,急性缺血性卒中(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由于许多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如果错过静脉溶栓治疗的4.5小时和机械取栓治疗的6小时黄金时间窗,就容易造成较高的致死致残率。最新发布的《2016年脑卒中流行病学报告》显示,我国现有脑卒中患者7000余万人,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200余万人,大部分脑卒中存货患者因为残疾而不能独立生活。
“省立医院缺血性脑卒中网络救治项目启动后,市、县、乡三级医院联动,患者可采取就近入院的方式,医院利用互联网技术,在最快的时间内完成诊断和治疗,这将创建高效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小时救治协作网络体系(生命圈)。”全国神经外科知名专家、安徽省立医院南区院长傅先明表示,该项目启动后,省医南区将牵头组织对30家成员医院围绕脑卒中患者的诊断、规范治疗以及预防措施等,让医院专业的管理给予患者规范的治疗,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率和致残率。(李军军记者王佳)
相关链接:
提速卒中抢救,从入院到溶栓用药最多仅需50分钟——
DNT,即脑卒中患者从进入医院到进行用药的时间,是判定医院脑卒中救治水平的金标准。安徽省立医院南区作为国家卫计委脑防委认定的、安徽省内唯一的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在省内最早建立了高效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绿色通道。目前,经过该流程的患者从进入医院到用药的时间控制在50分钟以内,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争取抢救时间,打造脑梗3小时救治圈
由于许多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因各种原因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造成较高的致死致残率。为争取在患者发病后可以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4.5小时和机械取栓治疗的6小时黄金时间窗内让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减轻患者致死致残率。省医南区作为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将依托省医神经内外科、急诊、影像、临床护理等品牌学科支持,联合合肥市周边地区医院及卫生机构成立缺血性脑卒中救治协作网络,通过互联网技术打造“院前诊断→院前转运与院内提前准备→在院快速评估→静脉溶栓/急诊取栓手术治疗→卒中单元”的救治模式,创建高效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小时救治协作网络体系(生命圈)。
